『苕苕』基本释义(拼音、读音等)

苕苕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高貌。

⒉  远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高貌。

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干云雾而上达,状亭亭以苕苕。”
李善 注:“亭亭、苕苕,高貌也。”
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·渐江水》:“山有三岭,枕带 长江,苕苕孤危,望之若倾。”
王闿运 《上征赋》:“匪峭峻而夐崇,羌浑浑而苕苕。”

⒉  远貌。

《文选·谢灵运<述祖德诗>之一》:“苕苕歷千载,遥遥播清尘。”
刘良 注:“苕苕、遥遥皆远也。”
五代 冯延巳 《酒泉子》词:“苕苕何处寄相思。”
王闿运 《上征赋》:“歷千年之苕苕,空靡曼以文饰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高耸的样子。也作「迢迢」。

《文选·司马彪·赠山涛诗》:「苕苕椅桐树,寄生于南岳。」

⒉  遥远的样子。也作「迢迢」。

《文选·谢灵运·初发石首城诗》:「苕苕千里帆,茫茫终何之。」

苕苕词语接龙

  • 1、苕递1.同"迢递"。 2.远貌。
  • 2、苕华1.美玉名。《竹书纪年》卷上:"癸命扁伐山民,山民进女于桀二人,曰琬曰琰。后爱二人。女无子焉,斫其名于苕华之玉,苕是琬,华是琰。"后以指德容美好的女子。
  • 3、苕荛1.传说中的鬼物。
  • 4、苕荣1.陵苕花。亦喻容貌之美。语出《史记.赵世家》:"美人荧荧兮,颜若苕之荣。"
  • 5、苕苕1.高貌。 2.远貌。
  • 6、苕水1.水名。在今陕西省境内。 2.水名。在今浙江省境内。
  • 7、苕亭1.高峻貌。
  • 8、苕溪1.水名。有二源:出浙江天目山之南者为东苕,出天目山之北者为西苕。两溪合流,由小梅﹑大浅两湖口注入太湖。夹岸多苕,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,故名。
  • 9、苕峣1.高陡貌;远高貌。
  • 10、苕颖1.草花和禾穗。亦泛指植物的花﹑穗及其茎。 2.《文选.陆机<文赋>》:"或苕发颖竖,离众絶致。"吕向注:"谓思得妙音,辞若苕草华发,颖禾秀竖,与众辞离絶,致于精理。"后因以"苕颖"比喻意旨文辞之精妙特出者,或特出之事物。
  • 11、苕霅1.苕溪﹑霅溪二水的并称。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。是唐代张志和隐居之地。
  • 12、苕帚1.清洁用具,取苕秆为之,故名。
  • 13、苕溪渔隐丛话诗话集。南宋胡仔撰。共一百卷。以人物年代为序,引录丰富的文学史料,对后世有较大影响。
  • 14、调发1.戏弄﹐调侃。 2.惹﹐挑逗。 3.调唆﹐怂恿。
  • 15、调幅载波振幅按调制信号振幅而变化的调制方式。载波经调幅后成为调幅波。调幅波的最大与最小振幅之差的一半与其和的一半之百分比称为“调幅度”。
  • 16、调干1.原为国家干部﹐后调到学校去学习﹐称"调干"。
词语大全网提供苕苕的意思,苕苕的拼音读什么?英语翻译、苕苕例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ci.cnpoem.net/d6ntkcac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