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滃渤』基本释义(拼音、读音等)

滃渤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滃浡”。亦作“滃勃”。

⒉  云蒸雾涌貌。

⒊  引申为磅礴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滃浡”。亦作“滃勃”。

⒉  云蒸雾涌貌。

《文选·郭璞<江赋>》:“气滃渤以雾杳,时鬱律其如烟。”
李善 注:“滃渤,雾出貌。”
唐 柳宗元 《招海贾文》:“阴阳开闔兮,气雾滃渤。”
清 刘大櫆 《游黄山记》:“山半出云,如冒絮,如白龙,滃浡晃荡,奔逐四会。”
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十一》:“冈陵川阜,与宗社之培植,相摩盪、相推移,滃勃鬱积,日出而不穷,奚其息也?奚其爱也?”
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六:“濡巨笔,就壁作画。须臾之间,画为山水,烟云滃渤,气势淋漓。”

⒊  引申为磅礴。

徐迟 《直薄峨眉金顶记》:“郭璞 在他的气势滃渤的诗篇《江赋》中,则歌唱道:‘ 峨眉 为 泉阳 之揭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雾出的样子。唐·柳宗元〈招海贾文〉:「沧茫无形兮往来遽卒,阴阳开阖氛雾滃渤。」也作「勃滃」。

《文选·郭璞·江赋》:「气滃渤以雾杳,时郁律其如烟。」

滃渤词语接龙

  • 1、渤渤1.流水声。
  • 2、渤荡1.涨潮。《文选.木华<海赋>》:"枝岐潭瀹﹐渤荡成汜。"一本作"渤涌"。李周翰注:"渤涌﹐鼓潮也。"一说﹐为水冲激声。
  • 3、渤海中国的内海。绝大部分为陆地环抱,东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。面积77万平方千米,平均水深约18米,最深达70米。有辽东湾、渤海湾和莱州湾三大海湾。入海主要河流有黄河、海河和辽河。海底富藏石油。
  • 4、渤解1.即渤澥。
  • 5、渤潏1.水沸涌貌。
  • 6、渤澥1.即渤海。
  • 7、渤溢1.水满涌流。
  • 8、渤涌1.见"渤荡"。
  • 9、渤鞮海1.湖名。
  • 10、渤海琴1.琴名。
  • 11、渤海湾渤海三大海湾之一。向西深入陆地,东以滦河口至黄河口连线为界。黄河、海河等注入,海底平缓。水深一般不到20米。沿岸有冰期。海底油气资源丰富。沿海有大盐场。西岸有天津港。
  • 12、渤海海峡中国三大海峡之一。在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岬和山东半岛蓬莱角之间。宽约106千米。庙岛群岛散布其间,把海峡分割为八个水道,以北部的老铁山水道(水深达78米)为主。渤海通往黄海的门户。
  • 13、渤澥桑田渤澥,渤海的古称。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犹沧海桑田。比喻世事变化巨大。
  • 14、般若1.佛教语。梵语的译音。或译为"波若",意译"智慧"。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,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,故用音译。大乘佛教称之为"诸佛之母"。
  • 15、般若佛教指最通达的智慧。
  • 16、泊洑1.沼泽地。
词语大全网提供滃渤的意思,滃渤的拼音读什么?英语翻译、滃渤例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ci.cnpoem.net/r3rstt7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