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搢笏』基本释义(拼音、读音等)

搢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搢忽”。

⒉  插笏。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,用以记事备忘,不用时插于腰带上。

⒊  引申指朝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搢忽”。

⒉  插笏。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,用以记事备忘,不用时插于腰带上。

《穀梁传·僖公三年》:“阳穀 之会, 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诸侯。”
范宁 注:“搢,插也。笏,所以记事也。”
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公孟子 戴章甫,搢忽,儒服,而以见 子墨子。”
毕沅 校注:“忽即笏字。”
《穆天子传》卷一:“天子大服,冕褘帗带,搢曶夹佩,奉璧南面立于寒下。”
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》诗:“新乐 初受封,搢笏登天廷。”

⒊  引申指朝见。

明 董谷 《碧里杂存·宝志公》:“圣祖 异焉,勅建 灵谷寺 ……命太常岁祭,行搢笏之礼焉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把笏版插在腰带上。

《新唐书·卷一二六·张九龄传》:「故事:公卿皆搢笏于带,而后乘马。」

搢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笏板1.即笏﹐手板。
  • 2、笏床1.《旧唐书.崔神庆传》:"开元中﹐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﹐群从数十人﹐趋奏省闼。每岁时家宴﹐组佩辉映﹐以一榻置笏﹐重迭于其上。"后因以"笏床"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。
  • 3、笏带1.即笏头带。宋太宗以之赐大臣。
  • 4、笏架1.放笏的架子。
  • 5、笏囊1.放笏的袋子。
  • 6、笏头1.宋人称方团球路花纹为"笏头"。 2."笏头带"的省称。
  • 7、笏头带1.即球路带。
  • 8、笏头履1.古代的一种鞋子。头部高翘﹐形似笏板﹐故称。
  • 9、淲池1.即滮池。古水名。
  • 10、淲沱1.见"淲池"。
  • 11、豰觫1.亦作"觳觫"。
  • 12、冱冻1.谓天寒地冻。
  • 13、冱寒1.闭寒。谓不得见日,极为寒冷。
  • 14、冱涸1.凝结。比喻忧思郁结。涸,通"冱",寒气凝结。
  • 15、冱结1.凝结。
  • 16、冱冥1.阴晦寒冷。
词语大全网提供搢笏的意思,搢笏的拼音读什么?英语翻译、搢笏例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ci.cnpoem.net/pjfjf3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