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三衙』基本释义(拼音、读音等)

三衙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宋代以殿前司、侍卫亲军马军司、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,谓之“三衙”。

⒉  三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宋 代以殿前司、侍卫亲军马军司、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,谓之“三衙”。

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旧制,侍卫亲军与殿前分为两司。自侍卫司不置马步军都指挥使,止置马军指挥使、步军指挥使以来,侍卫一司,自分为二,故与殿前司列为三衙也。”
宋 黄庭坚 《次韵奉答吉邻机宜》:“千里折衝深寄此,三衙虚席看除谁?”

⒉  三回。

元 秦简夫 《赵礼让肥》第一折:“忧愁杀,一日三衙,几度添白髮。”
乔吉新水令·闺丽》套曲:“佇头凭阑,一日三衙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宋时殿前司、侍卫马军、步军的合称。

《宋史·卷二三·钦宗本纪》:「择武臣得军心者为同知、签书枢密院,边将有威望者为三衙。」

⒉  三回。

元·秦?夫《赵礼让肥·第一折》:「忧愁杀,一日三衙,几度添白发。」

三衙词语接龙

  • 1、衙兵1.唐代天子的禁卫兵。 2.唐代节度使的卫兵。
  • 2、衙参1.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,排班参见,禀白公事。
  • 3、衙蠧1.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。
  • 4、衙队1.宫廷卫队。 2.军府卫队。
  • 5、衙府1.官署。
  • 6、衙鼓1.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,用以集散曹吏。
  • 7、衙官1.刺史的属官。 2.泛指下属小官。
  • 8、衙会1.官衙集合议事。
  • 9、衙集1.谓群蜂飞集。
  • 10、衙戟1.官衙卫士所执之戟。
  • 11、衙将1.唐代军府中的武官。 2.泛指低级军官。
  • 12、衙吏1.衙门中的小官。
  • 13、衙楼1.官衙的瞭望楼。
  • 14、衙门1.旧时官吏办事的地方。 2.比喻官僚机关。 3.唐代宫殿的大门。
  • 15、衙内古代藩镇的亲卫官,多以官僚子弟充任,后因泛指官僚子弟:高衙内|为非作歹的衙内。
  • 16、衙喏1.衙参时兵卒的声喏。
词语大全网提供三衙的意思,三衙的拼音读什么?英语翻译、三衙例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ci.cnpoem.net/mf0pjo0s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