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干员』基本释义(拼音、读音等)

拼音
[ ɡàn yuán  ]
注音
[ ㄍㄢ ㄩㄢˊ ]
简体
干员
繁体
幹員
五笔
fggh km
更新

干员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办事能干的官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办事能干的官员。

《清代文字狱档·冯起炎注解易诗二经欲行投呈案》:“以陛下之力,差干员一人,选快马一匹,克日长驱到 临邑,问彼 临邑 之地方官……诚如是也,则此事谐矣。”
百一居士 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周 精明强干,歷办疑难案件,为江北第一干员。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吏治上》:“于是而上官荐之曰干员,同僚推之曰能吏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办事能干的官员。

如:「他是本单位的主要干员,前途远大。」

⒉  在外张罗、办事的人。

如:「刑事干员现正四处搜查可疑的人。」

干员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 yuán yún yùn 部首笔画 7

    员(員)yuán人,工作或学习的人:员工。教员。演员。动员。复员。司令员。指团体组织中的人:成员。团员。党员。会员。周围:幅员辽阔。量词,常用于武将:一员小将。员(員)yún增加。表示语气。古人名用字。员(員)yùn姓。笔画数:7;部首:口;笔顺编号:2512534

  • 拼音 gàn gān 部首笔画 3

    干(⑧干??乾)gān触犯,冒犯,冲犯:干扰。干涉。干预(亦作“干与”)。森然干霄。追求,求取,旧指追求职位俸禄:干禄。干仕。关连,涉及:干系。互不相干。盾,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:大动干戈。古代用以记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(亦作编排次序)的十个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涯岸,水边:“河之干兮”。个数:若干。没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。豆腐干。枯竭,尽净:干尽。干杯。徒然,白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