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不经之语』基本释义(拼音、读音等)

拼音
[ bù jīnɡ zhī yǔ  ]
注音
[ ㄅㄨˋ ㄐ一ㄥ ㄓ ㄩˇ ]
简体
不经之语
繁体
不經之語
五笔
i x pp ygk
词性
成语
近义词
不经之说不经之谈
成语
不经之语
更新

不经之语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同“不经之谈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同“不经之谈”。 宋 王闢之 《渑水燕谈录·杂录》:“神宗 顾问左右‘青唇’何事,皆不能对。乃以问 赵元老。

元老 奏‘不经之语,不敢以闻’。”
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<柳南随笔续笔>有应订正处》:“此必寺僧欲借古名人为引重,乃造此不经之语以耸听。”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中国社会之改造》:“其抱道自重之心,而咄咄书空常为口禪者,无非陈腐不经之语。”

不经之语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部首笔画 4

    不bù副词。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没有不fǒu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没有笔画数:4;部首:一;笔顺编号:1324

  • 拼音 zhī 部首笔画 3

    之zhī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笔画数:3;部首:丶;笔顺编号:454

  • 拼音 jīng jìng 部首笔画 8

    经(經)jīng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,编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:经纱。经线。经纶(a.整理过的蚕丝;b.喻政治规划)。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(亦作“子午线”):东经。西经。经度。经纬仪。作为思想、道德、行为等标准的书,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,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:诗经。易经。经书。经卷。经文。经义。经传(zhu刵)(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)。四书五经。经史子集。黄帝内经。治理,管理:…

  • 拼音 yǔ yù 部首笔画 9

    语(語)yǔ话:语言。汉语。英语。语录。语汇。语重心长。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语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代替语言的动作:手语。旗语。说:细语。低语。Punjabi语(語)yù告诉:不以语人。Punjabi笔画数:9;部首:讠;笔顺编号:4512512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