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愤悱』基本释义(拼音、读音等)

愤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积思求解。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朱熹集注:“愤者,心求通而未得之意;悱者,口欲言而未能之貌。”

⒉  愤慨,怨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积思求解。

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啟,不悱不发。”
朱熹 集注:“愤者,心求通而未得之意;悱者,口欲言而未能之貌。”
唐 刘禹锡 《奏记丞相府论学事》:“今夫子之教日頽靡,而以非礼之祀媚之,斯儒者所宜愤悱也。”
宋 苏轼 《跋所书<清虚堂记>》:“今 子由 既轻以余书予人可也,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愤悱而发,岂不过哉!”
明 方孝孺 《答金景文书》:“执事愤悱,旁求博讨,卒未有得。”
章炳麟 《文学总略》:“大愚不灵,无所愤悱者,覩眇论则以为恒言也。”

⒉  愤慨,怨恨。

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中》:“卢文纪 等见其奏不悦,班行亦多愤悱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佞倖·教坊官一品服》:“司马子长 云‘主上倡优畜之’,此非诚言,乃愤悱之词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郁闷不舒。

唐·白居易〈与元九书〉:「既而愤悱之气,思有所泄。」

愤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悱恻〈书〉形容内心悲苦:缠绵~。
  • 2、悱怵1.哀怨凄怆。
  • 3、悱发1.谓心有未明而希望人启发。
  • 4、悱悱1.抑郁于心而未能表达貌。
  • 5、悱愤1.忧思郁结。 2.指思虑郁结,渴求启发。
  • 6、悱亹1.谓文辞动听。
  • 7、悱怨1.犹哀怨。
  • 8、悱恻缠绵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。
  • 9、胇胃1.古大傩时所扮十二驱疫神之一。
  • 10、非行1.不正当的行为﹔恶行。
  • 11、非熊1.《六韬.文师》载﹕文王将往渭水边打猎﹐行前占卜﹐卜辞曰﹕"田于渭阳﹐将大得焉﹐非龙非彲﹐非虎非罴﹐兆得公侯。天遣汝师以之佐昌。"后果见太公坐渭水边垂钓﹐与之语而大悦﹐遂同车而归﹐拜为师。古熊罴连称﹐后遂以"非熊"为姜太公代称。
  • 12、非烟1.见"非烟"。
  • 13、非业1.谓不急之务。 2.佛教语。谓非命之业。特指非命而死﹐包括横死(非由前世之业因﹐实由现世的灾难而死)和夭死(人寿皆有定命﹐不得其定命而早死)。
  • 14、非仪1.《诗.小雅.斯干》﹕"无非无仪﹐唯酒食是议﹐无父母诒罹!"郑玄笺﹕"仪﹐善也。妇人无所专于家事﹐有非﹐非妇人也﹔有善﹐亦非妇人也。"后以"非仪"指妇女的是与非﹐善与恶。《孔子家语.本命》﹕"﹝女子﹞教令不出于闺门﹐事在供酒食而已﹐无阃外之非仪也。"一说为违命专擅﹐无三从之德。参阅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卷十九。 2.违背礼仪。
  • 15、非夷1.见"非彝"。
  • 16、非彝1.亦作"非夷"。 2.不合常规的法度。
词语大全网提供愤悱的意思,愤悱的拼音读什么?英语翻译、愤悱例句等详细信息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ci.cnpoem.net/3b65sgrt.html